【口播】近年来,胜利油田对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创新人员加大奖励力度,并积极争取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政策,同时加大对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的权益分配力度,让成果受到尊重,使创造活力竞相迸发,为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郑万钢,是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博士后,他的发明专利——用于提高高凝稠油流动性能的多元共聚物,有效推动了稠油冷采技术的提升,并获得了第二十二届中国专利银奖。为此,郑万刚获得了2万元的专利授权奖励,在油田内部实施后,按照胜利油田《职务发明专利奖酬和实施办法》又获得了2万元的内部实施奖酬。专利技术还可以申报中石化对外技术转让许可,通过技术对外转让,获得相应比例的专利许可收入。目前,这项技术每年应用井次达到150口以上。
【采访】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博士后 稠油开采研究所主管师 郑万刚
作为工程院的一名科研人员,目前已授权发明专利8件,都获得油田的奖酬激励。科技创新过程是一项周期长、精力投入大的工作,这些专利技术能够得到咱们油田政策的奖励,我觉得也是对咱们科研工作者的一种肯定,能够更好地激发我们创新创效的动力。
郑万刚告诉记者,油田还完善考核体系,将专利奖纳入职称评审体系,发明人除了能拿到“一奖两酬”的真金白银,还能在职称评审、企业年金激励、先进考评中得到体现。
为了加快技术成果转化,胜利油田开展了具有胜利特色的示范工程项目、新技术推广项目、专利实施项目、青年创新项目、工人技能创新项目等,以项目形式加大专利技术转化投入和激励力度。
在外部转化方面,油田规范了技术向外转化的流程,完善相关的支持配套政策,允许以技术许可、专利技术作价入股等方式,向外转化。
2020年,油田技术许可工作实现较大突破,对外许可专利9件,收入242万元,批复奖酬金84.7万元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油田累计转化专利1500余件,有效支撑了油田增储稳产、提质创效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胜利油田将通过制定知识产权许可和实施目录,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实施收益分配机制等措施,挖掘油田化学品、设备仪器的技术价值,通过技术许可、技术服务、作价入股等形式实现知识产权最大价值,加速成果转化。努力让胜利油田成为石油行业重要的创新策源地,为打造技术先导型企业走在前作表率奠定坚实基础。
薄峰 孙文杰 陈宁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