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口播】探寻红色教育基地,铭记中国石化历史。大家好,我是主持人黄柯梦。在中国石化成立40周年之际,我们一起走进红色教育课堂,重温石化历史。第五站,南化公司红色教育基地——
1937年,第一包“红三角”牌肥田粉在由范旭东兴办的南京永利铔厂下线。兵荒马乱中,中国人从此有了自己的化肥,打破了国外垄断,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。南京永利铔厂便是南化公司的前身,民族化工从这里起步。
【采访】南化公司执行董事、党委书记 叶晓东
从第一包化肥,到第一包催化剂、第一套高压容器等等,一共有30多项国内第一在南化公司诞生。近90年来,南化公司历经战火洗礼、新中国成立、改革开放、转型升级发展等重大历史阶段,翻开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发展的重要篇章,见证了祖国不断向前的历史征程。
这张发明证书的起源也是永利铔厂。1953年,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新中国第一张发明证书,发明人叫侯德榜,项目是“侯氏碱法”,这项技术打破了国外纯碱技术的垄断。更让人感动的是,侯德榜将这项经过3000多次实验才摸索出来的专利,免费提供给全世界。
新中国成立后,永利铔厂的技术、工艺、装备推广到全国上千家企业。毛主席为范旭东题写“工业先导、功在中华”;周总理会见侯德榜时称赞“永利是一个技术篓子”。
【口播】从永利铔厂到南化公司,拓荒者和建设者在时空中交错,实业报国的精神从未磨灭。
1951年,面对国家催化剂急缺,永利铔厂紧急攻关,产出第一包催化剂。2007年,面对国家绿色发展需求,南化公司提前布局,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和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,研发投用5万吨CCUS装置。
1956年,永利铔厂产出第一套高压装置,为我国生产大型高压容器打下基础。2021年,南化公司承制的千吨级环氧乙烷反应器落户镇海炼化、古雷石化,为国家级石化基地建设注入“硬实力”。
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南化公司蹄疾步稳已成长为我国石油化工、石化装备、科研开发的重要基地,医药中间体、橡胶防老剂等远销国外。
【口播】新征程新使命,南化公司将按照“跳出南化发展南化,跳出化工发展南化”的思路,大力发展“科技产业+高端新材料”,继续演驿“爱我中华、振兴石化”的家国故事。
黄静 郑瑞协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