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陈俊武院士系列报道之三】创新不止事业兴
【口播】陈俊武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。多年来,他直面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,自我加压,持续探索,不断推动石油石化工业技术创新发展。进入耄耋之年,他以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,高度关注温室气体排放和低碳经济研究,为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、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提出了积极的科学建议。可以说,勇于超越、开拓创新的担当精神引领了陈俊武的全部职业生涯,也是陈俊武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。
20世纪60年代,陈俊武打破外国技术封锁,带领团队完成了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开发和建设,带动我国炼油技术一举跨越20年,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。不过,他并未就此满足,而是在科技创新的路上不停地攻关。
【采访】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 陈俊武
不能学人家水平到哪儿你就学到哪儿,我还得开动脑筋把它发展,根据世界进步的潮流,我也把它推向前进。所以我们觉得我们搞设计的人不容易,你搞了一套最新的,你说新的,新的还有发展前途,这谁来操心呢?我们的责任就需要有几个骨干,几个带头人带着一帮人各个专业都得要不断地前进。
1975年,专门供工业试验的洛阳炼油实验厂刚刚建成,陈俊武就和科研设计人员马不停蹄地展开催化裂化新工艺、新设备、新材料的半工业化试验。很快,快速床催化裂化、全提升管催化裂化、首套同轴式催化裂化、掺炼渣油催化裂化等一批成果相继问世,推动我国炼油工业技术不断进步。
【采访】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 陈俊武
没有一项技术有了以后就完了,我们交卷了,(其实)永远没有交卷的时候,你交了一分卷,第二份你又得答卷,答了以后第三份卷又来了。所以我们的成果也就不是简单地说哪年搞出来的,这个叫“吃一 看二 眼观三”,吃一个我正在干的;看二,眼睛看一个将来要搞什么;眼观三是,还没看到,还没看得很清楚的东西。
1982年6月,已是洛阳炼油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的陈俊武,又担任了一个新职务:国家“六五”攻关催化裂化技术攻关组组长。他和来自各大研究院、设计院的科研人员共同攻关,在接下来的十年间,实现了石家庄炼厂渣油催化裂化装置、上海高桥石化新催化装置的成功投产,为国家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,并推动中国炼油技术跃上一个新台阶。
进入耄耋之年,陈俊武继续甘当人梯,指导开发石油炼制和现代煤化工新技术。2010年,由他指导完成的世界首套、全球规模最大的180万年煤基甲醇制烯烃工业示范装置在内蒙古建成投产,推动我国在煤制烯烃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。同时,陈俊武院士把目光对准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问题。在这之后,陈俊武出版了《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研究》专著,为国家碳排放政策的制定、能源结构的调整、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等提出了积极的科学建议。
【采访】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 陈俊武
我不可能研究得非常透,但起码我补了一些空缺,气候变化这个问题又不是我们一个人能解决的,可是如果永远没有一个人站在前面来研究,那就没有一个谁站在谁的肩膀上的问题,我觉得谁站在谁的肩膀上永远存在,尤其我们这些人,这一代人要提出的问题,一提出问题总会有人注意的。有人提出问题,你得想好,有人接应,这个叫传宗接代,得有人做这事儿。
刘锦妍 徐徐 李建永报道
【口播】陈俊武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。多年来,他直面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,自我加压,持续探索,不断推动石油石化工业技术创新发展。进入耄耋之年,他以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,高度关注温室气体排放和低碳经济研究,为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、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提出了积极的科学建议。可以说,勇于超越、开拓创新的担当精神引领了陈俊武的全部职业生涯,也是陈俊武家国情怀的精髓所在。
20世纪60年代,陈俊武打破外国技术封锁,带领团队完成了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开发和建设,带动我国炼油技术一举跨越20年,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。不过,他并未就此满足,而是在科技创新的路上不停地攻关。
【采访】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 陈俊武
不能学人家水平到哪儿你就学到哪儿,我还得开动脑筋把它发展,根据世界进步的潮流,我也把它推向前进。所以我们觉得我们搞设计的人不容易,你搞了一套最新的,你说新的,新的还有发展前途,这谁来操心呢?我们的责任就需要有几个骨干,几个带头人带着一帮人各个专业都得要不断地前进。
1975年,专门供工业试验的洛阳炼油实验厂刚刚建成,陈俊武就和科研设计人员马不停蹄地展开催化裂化新工艺、新设备、新材料的半工业化试验。很快,快速床催化裂化、全提升管催化裂化、首套同轴式催化裂化、掺炼渣油催化裂化等一批成果相继问世,推动我国炼油工业技术不断进步。
【采访】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 陈俊武
没有一项技术有了以后就完了,我们交卷了,(其实)永远没有交卷的时候,你交了一分卷,第二份你又得答卷,答了以后第三份卷又来了。所以我们的成果也就不是简单地说哪年搞出来的,这个叫“吃一 看二 眼观三”,吃一个我正在干的;看二,眼睛看一个将来要搞什么;眼观三是,还没看到,还没看得很清楚的东西。
1982年6月,已是洛阳炼油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的陈俊武,又担任了一个新职务:国家“六五”攻关催化裂化技术攻关组组长。他和来自各大研究院、设计院的科研人员共同攻关,在接下来的十年间,实现了石家庄炼厂渣油催化裂化装置、上海高桥石化新催化装置的成功投产,为国家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,并推动中国炼油技术跃上一个新台阶。
进入耄耋之年,陈俊武继续甘当人梯,指导开发石油炼制和现代煤化工新技术。2010年,由他指导完成的世界首套、全球规模最大的180万年煤基甲醇制烯烃工业示范装置在内蒙古建成投产,推动我国在煤制烯烃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。同时,陈俊武院士把目光对准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问题。在这之后,陈俊武出版了《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研究》专著,为国家碳排放政策的制定、能源结构的调整、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等提出了积极的科学建议。
【采访】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 陈俊武
我不可能研究得非常透,但起码我补了一些空缺,气候变化这个问题又不是我们一个人能解决的,可是如果永远没有一个人站在前面来研究,那就没有一个谁站在谁的肩膀上的问题,我觉得谁站在谁的肩膀上永远存在,尤其我们这些人,这一代人要提出的问题,一提出问题总会有人注意的。有人提出问题,你得想好,有人接应,这个叫传宗接代,得有人做这事儿。
刘锦妍 徐徐 李建永报道